【资料图】

走进书馆,古朴壮观的门楼上高悬着“蒲松龄书馆”五个镏金大字。拾级而上,步入庭院,宏伟的绰然堂迎门而立。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分外引人入胜。

绰然堂北面是振衣阁,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双层楼阁,原系尚书府藏书的地方。当年,蒲松龄在这里博览群书,辛勤笔耕。如今,振衣阁内的万卷藏书虽然没有了,但那高悬的蒲松龄画像,正襟危坐,神韵超然;还有蒲松龄那苍劲的手稿、丰硕的著作及笔筒、笔架等,令人思古。

振衣阁前面有东西两座厢房,青砖白缝,古朴典雅。东厢房内陈列着聊斋故事的人物造形,西厢房内收藏着当代书画家的墨宝妙作,各呈异彩,令人赏心悦目。

蒲松龄书馆,又称毕自严故居,位于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内,系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的故居,因蒲松龄(1640—1715)在此教书、读书、著书而得名。现保留建筑为毕府东跨院、绰然堂、振衣阁、藏书楼、石隐园、蝴蝶松、白阳井、小舣塘、少四门家祠等景点。这里还是《聊斋志异》的诞生地,免费对游客开放。

蒲松龄曾博览藏书于万卷楼,采风于石隐园,谱写俚曲于振衣阁,完成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毕府,为当地名门望族,先居颜神之石塘坞,明洪武年间定居西铺。毕府主人毕自严(1569—1638),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初授松江府推官,累迁至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子毕际有(1623—1692),喜读书,“志欲读尽天下书”“书如遇买不论金”。他曾两度邀请蒲松龄执教于绰然堂,前后三十三年。期间,毕际有与毕盛钜为蒲松龄创造了良好的读书、著书环境。万卷楼藏书任其浏览,提高了蒲松龄的知识层面;石隐园任其徜徉,为《聊斋志异》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蝴蝶松下、西铺村头的村老过客,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更为可贵的是,毕际有亲自撰写《五羖大夫》和《鸲鹆》,收录《聊斋志异》,其族人也纷纷仿效,写了多篇聊斋故事。蒲松龄的才华与毕府特定的生活创作环境,使其最终完成了《聊斋志异》、俚曲及其他杂著的写作,成就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因毕府而铸就辉煌,毕府因蒲松龄再度扬名。近期,随着聊斋热的升温,蒲松龄书馆也迎来了许多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每天平均接待游客五百多人,其中不乏北京、山西、湖北等全国各地游客。

(全媒体记者许珊珊)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刘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