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一直享有“动植物王国”、“森林博物馆”、“物种基因库”、“民族文化园”等美誉,从屹立千年的古树,到四季鲜艳的花朵,从飞翔的小鸟到憨态可掬的亚洲象,从美丽迷人的村寨到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这一切共同构成的绿色西双版纳,印证着西双版纳是一座神奇无边、美得不见底的绿色伊甸园,是一方摄人心魂令人向往的大美天堂的说法。

隐藏在密林中的勐腊县勐仑镇么等新寨的飘海鸟塘,有五位远道而来的观鸟爱好者们正在与鸟同乐,他们乐此不疲地捕捉着、拍摄着,生怕错过每一只小鸟婀娜多姿的精彩瞬间。寂静的林间,除了“长枪短炮”般相机的咔嚓声,就只剩鸟儿徜徉枝头的欢呼雀跃。回荡山间的鸟叫虫鸣,清亮悠远,空灵深遂,大自然的美妙盘旋于静好时光中,拍摄者们沉醉在宁静、清幽、安详的绿色里不愿自拔。


(资料图片)

观鸟爱好者 姚永东:“我是从玉溪过来的,我们早就听说西双版纳这边鸟种比较多。这次过来,我主要是想拍银胸丝冠鸟,现在也拍到了。”

被称为“鸟司令”的飘海,就是飘海鸟塘的塘主,也是勐腊县勐仑镇大卡村委会么等新寨的村民,他一会忙于吹口哨吸引小鸟前来当拍摄“明星”,一会忙于观察拍摄,一会又悄悄离去给拍摄者们烧水泡茶。

勐腊县勐仑镇大卡村委会么等新寨村民 飘海:“鸟塘里的鸟种也越来越多,鸟塘里现在记录到的鸟种,大概有六十多种。每天能观察到十种以上,比如说珍贵的鸟种有银胸丝冠鸟、寿带、长尾阔嘴,还有一种是只有我们西双版纳这边才能观测到的叫双辫八色鸫,这也是一个很好、很高端的一个鸟种。”

飘海鸟塘建于2019年,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推进鸟类生态保护,有效开展野生鸟类栖息地维护和保育工作,齐头并进助推林区村寨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性项目。鸟塘根据鸟类生活习性,选取适合的地点建造人工水塘供鸟类喝水和洗澡,再通过投食吸引鸟类,并在不干预鸟类活动的前提下搭设伪装网棚,为观鸟和拍摄提供方便。除隐蔽棚收费外,村民还可以从观鸟者的交通、住宿、餐饮、鸟导等有偿服务中获益。项目的选址、前期投资和科技支持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提供,鸟塘的护鸟人由村寨推举和村民自荐。

虽然对“鸟塘”这个“新玩意儿”只是一知半解,但有项目支持做“靠山”,从小长在山里,孩童时就喜欢捉鸟玩的飘海首先毛遂自荐,斗胆走马上任当起了“鸟塘”塘主,并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接待观鸟和摄影爱好者。

现在,飘海已经是“鸟技”娴熟,颇受欢迎的鸟塘塘主。飘海介绍说,观鸟产业的建立,让村寨周边的绿水青山成了他们持续增收的金山银山,这种转化让村民的生态观有了“质”的改变。保护生态环境,照顾野生鸟类对他来说,不止是完成一份工作,更是出于责任与热爱。飘海说,以前村民靠山吃山,靠抓鸟捕鸟赚取收入,这样的方法是不可持续的。现在村民要改变思想观念,要通过保护生态,保护动植物,更好地获取保护生态给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

//

在绿色旅游项目的拉动下,曾经靠山吃山一味依赖和索取的山地村民,学会了合理利用、合理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建立良性的和谐共生关系。从捕鸟者到护鸟人再到生物多样性的捍卫者,这种“蜕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家园带来了希望。截止目前,飘海鸟塘已接待观鸟人士2000多人,实现综合收入14万余元,带动村民从事相关旅游产业服务3户,其中部分运营收入已经充实到么等新寨的村集体收入中,用于村寨生态建设。以“鸟塘经济”带动“绿色收入”,已经开始在西双版纳州的“生态立州”建设中留下清晰的绿色印迹。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 赵江波:“西双版纳目前据我所知,大概有十六七个鸟塘,我们有几十种在西双版纳之外的地方或者没有分布或者是很难看到的鸟种,双辫八色鸫、白颈噪鹛、棕喉雀鹛,这些基本上只是在西双版纳有分布,灰岩鹪鹛到目前为止,国内确切记录也都是来自西双版纳地区。让村民直接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获益这种渠道实际上非常有限,鸟塘恰恰是很好的一种共赢的模式。”

本台记者 胡攀 杨林凯 欧美华 胡瑞丽 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