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玛人的艺术——中国羌戏研究》,李祥林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版。

内容简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书是羌族戏剧艺术研究专著,也是作者研究羌族文化的第三部著作,同时是作者研究中国戏剧的第五部著作。

“羌”之族名见于甲骨文,当今中国的羌族聚居区在四川,羌戏是中华民族戏剧大家庭中的成员。客观地讲,羌戏研究多年来在主流学界有所忽视,本书作为对羌族戏剧的专题研究,乃是同类著作中的首部。

全书主体包括三个部分共十七章:上编,羌族释比戏研究;中编,羌族花灯戏研究;下编,羌族戏剧文化研究。此外,附录有“羌戏作品辑选及简释”等。书中各章所配图片,主要来自笔者历年田野考察中的拍摄及搜集,注明时间和地点,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

该书立足学术前沿,着眼戏剧学和艺术学,借鉴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念与方法,结合文献研读和田野走访,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审视中把握作为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的羌族戏剧,对之进行整体性梳理、反思性辨析和系统性研究,从而为学术界和艺术界提供参考。

羌戏《龚郎子讨亲》(汶川县文旅局提供)

大致说来,该书内容涉及:川西北羌族戏剧存在状况调研、作为民俗生活的羌地民间演剧考察、作为民俗艺术的羌戏形态梳理和辨析、从经文说唱到戏剧文学的演进透视、民间技艺展示与民俗表演形态解析、民艺视野中服装道具及文化内涵考察,以及羌族村寨的口头遗产及活态呈现、族群互动中的多元文化和相邻艺术,等等。

中国是多民族共居的国家,中华戏剧离不开多民族戏剧的贡献。多民族中国、多民族四川拥有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以外民族的戏剧遗产有待我们深入认识。

作为尔玛人的艺术,羌族戏剧生长在羌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土壤中,跟他们的思想、伦理、教育、俗信、娱乐等有密切联系,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积淀;作为地处汉藏之间的古老族群,羌人跟兄弟民族有悠久的文化交往,其民间戏剧中也体现出多民族文化互动的诸多积极因素。因此,无论从羌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着眼,还是从多民族中国文化艺术研究着眼,羌族戏剧研究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理县高山羌寨,村民演出羌戏《刮浦日》(李祥林摄影)

作为羌戏研究专著,本课题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一,从民俗学和人类学角度看,本课题作为整体考察羌族戏剧这份口头遗产和民俗艺术的专著,对于把握古老的羌族文化和研究多民族中国的族群互动及文化交融有补充意义;其二,从文化学及戏剧学角度看,本课题作为从民俗生活角度研究民间羌戏遗产的个案,对于考察中华本土戏剧的民间发生及存在、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三,着眼地方和现实,本课题研究对于当今中国西部藏羌彝走廊上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文化发展建设有可供借鉴处。

研究羌戏,既为中华戏剧艺术研究也为中国西部民族走廊文化研究添砖加瓦。若从20世纪90年代参与《四川傩戏志》编纂工作算起(该志书首次列入羌戏),本书作者对羌族戏剧的关注和追踪已有近30年。实话实说,本书作者所做的中国羌戏研究这课题,感兴趣者少,学界关注也有限,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冷门绝学”。有幸的是,本书作者承担的“作为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的羌戏研究”课题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支持,项目编号为“17YJA850004”。这部羌戏研究专著即是在此课题基础上充实、完善后形成的。

大禹王生日,北川尔玛人唱灯跳灯(绵阳市非遗中心提供)

该书作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果列入“中国俗文化研究大系”(总主编项楚、普慧),大系包含“俗文学与俗文献研究丛书”、“俗文化与文学人类学丛书”、“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等六个方面,该大系属于“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目 录

绪论 认识“羌戏”

上编 羌族释比戏研究

一 释比戏的名与实

二 释比戏的剧目和表演

三 释比戏的服饰及道具

四 从释比经文到释比戏剧

五 释比戏作为“寨子戏”存在

六 傩戏学视野中羌地“斗旱魃”

中编 羌族花灯戏研究

七 羌族花灯戏辨析

八 羌族花灯戏的类型及特征

九 羌族花灯戏的剧目和表演

十 花灯戏《龚男子讨亲》考识

十一 从多元互动语境看羌地花灯戏

下编 羌族戏剧文化研究

十二 从川西北尔玛人“唱酒戏”说开去

十三 川西北尔玛人的“棒棒会”及其他

十四 岷江上游羌区“撵傲门儿”解读

十五 羌地民间演剧以及多重功能

十六 从口碑到舞台看羌族和戏剧

十七 投射在羌戏中的民俗事象

附录

一 羌戏作品辑选及简释

二 阿坝州首次羌戏座谈会纪要

参考书目

后记

后 记

关注羌戏,写文章,做讲座,对于从事羌族文化调查和研究的笔者已有多年。羌戏是中华戏剧大家庭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羌戏也是羌族艺术中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

《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

2019年4月1日,笔者从首尔登机,飞回成都,航程3个多小时。这次去韩国,前后共五天,属于国家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由首尔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接待,主要是在延世大学和韩南大学做学术讲座,其余时间参观了韩国的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

韩南大学在大田,从首尔乘坐动车于3月29日当天往返,听讲者是150多名不懂汉语的大学生,由使馆出面请了优秀的韩方翻译,笔者讲的题目是《丰富多彩的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反应甚好且互动热烈,有七八个学生在讲座后从不同角度提问,笔者一一作答。

比如,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红色”,笔者回答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人来说,色彩审美实际上是由族群、地域、历史、习俗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加以简单化判定。

譬如在笔者的家乡四川,羌族就十分推崇白色,视为圣洁的颜色,他们用以代表神灵的就是白石;羌族也喜欢红色,来了贵客,献上的是一条红色布带,谓之羌红,他们对红色的喜爱其实跟他们对光明的太阳、温暖的火塘的感受有关。

3月30日下午,来到韩国著名学府延世大学的中国学研究院,笔者讲座的题目是《川西北羌族文化研究》,这里不需要翻译,面对的是深通汉学的学界同仁,在概述羌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之后,我着重讲述了羌族的“白石崇拜”及相关习俗。主持人是从事语言学研究的金铉哲教授(也是院长),听讲的是该校教师及博硕士研究生共60多人。

在延世大学讲座后的合影(2018年)

笔者带去了拙著《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和《神话·民俗·性别·美学——中国文化的多面考察和深层识读》,赠送给校方。

4月3日,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韩领事馆下属机构)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了有关笔者来韩国讲座的报道,题为《文化的交流 思想的碰撞——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行“品读中国”系列活动之中国文化进校园活动》,文中写道:“仲春三月,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中心同成都文广新局、成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携手举办‘品读中国’系列活动之中国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祥林来韩进行中国文化专题讲座。”

这次文化交流活动,以“品读中国”为主题,除了笔者的讲座,还从四川方面邀请了“羌族刺绣”、“绵竹年画”、“彝族银饰”、“徐氏泥彩塑”、“藏族药泥面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往展示,受到韩方欢迎。

就治学兴趣言,笔者也做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研究,但这篇报道以“著名民俗学家”相称,则实不敢当。

藏羌戏剧作为非遗进校园演出(阿坝州文化馆提供)

文中又写道:“此次李祥林教授分别在韩国韩南大学和延世大学进行了两场不同主题的讲座。3月29日李教授首先来到位于大田的韩南大学,面向非中文专业的普通韩国学生,以‘多姿多彩的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进行了一次科普式的专题讲座。李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配上大量丰富翔实的图片向现场的观众展示了中国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们纷纷表示,以前对中国的印象只是北京和上海,今天李教授带他们畅游了中国的大西南,让他们领略到别样的中国文化和东方情韵,真是受益匪浅。”

就习惯言,笔者做学术讲座向来是列出要点,给出图片,然后结合图片进行现场讲解,事先没有文字讲稿。20页PPT,几十张我走访各地的照片,涉及面宽,信息量大,这的确是难为翻译了。

翻译是一位中年女士,她根据笔者的课件及简单文字提示,事先做了充分准备。在讲座过程中,笔者讲一段,她译一段,彼此配合好,现场效果亦佳。

报道继续:

3月30日李祥林教授来到韩国的著名学府位于首尔的延世大学,专门就“川西北羌族文化”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巴蜀研究中心、中文系以及前韩国驻成都总领事等众多常年从事中国文学文化领域的研究专家和硕、博士研究生、孔子学院教师等,六十余人参加了讲座。

李教授从2008年汶川地震对羌族文化近乎毁灭性的破坏和中国政府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为切入点,以多年野外田野调查成果为论据,阐述了川西北羌族文化的起源和特色,从羌族的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民间戏剧、民间节日、民间建筑等方面介绍了羌这一古老民族的面貌,还特别深入剖析了羌族“白石崇拜”这一民间信仰的由来、内涵、象征意义等。并现场同韩国的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中韩巴蜀文化研究专家从不同视角对羌族文化进行诠释,充分进行了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在场的专家纷纷感觉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能够经常有机会同中国学者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和探讨。

《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

延世大学为这次讲座制作了海报,上面写着:“2018 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 海外著名学者招请特讲 孔子学院中国学讲坛”,时间为“2018年3月29日(周五)17:30—19:00”,地点为“延世大学校 文科大学 526号室”。

笔者不懂韩语,这次行程经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安排,始终由在韩修学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孙倩老师随行担任翻译、导游,真要好好地感谢她。

在韩国的两场讲座,笔者都讲到了中国西部的羌族民间戏剧,谈到了来华交流的韩国民间演艺,这让邻国学界和听众很感兴趣。

周围的朋友都知道,笔者对羌戏的留心由来已久。先有《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后有《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如今再完成对羌族戏剧的专题研究,这意味着笔者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在继续、深入、细化。

本书着眼当代,立足学术前沿,借鉴人类学、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的理念和方法,结合文献研读和田野走访,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把握作为族群遗产和民俗艺术的羌族戏剧文化,对之进行整体性考察、梳理、辨析和研究,意在为中国西部民族走廊文化研究添砖加瓦。

《神话·民俗·性别·美学——中国文化的多面考察与深层识读》

诞生在当地社会土壤上的羌族戏剧是文化遗产也是民俗艺术,本书对之进行整体把握和研究,含义有二:一是对羌戏的考察不单单是戏剧学或艺术学意义上的所谓“纯艺术”考察,而是在不脱离羌族民间社会的传统语境和民俗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人类学的整体研究;二是在过去种种已有零散研究基础上进而走访、调查、辨析、思考,形成一部整体研究民间羌戏的专著。

2021年出版的《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羌族艺术》分卷中,羌族戏剧部分由我撰稿,该书序言誉之“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充分反映了羌族艺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说:“最具有突破性的进展是由李祥林撰写的‘羌族戏剧’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羌族没有戏剧。李祥林在近40年的戏剧研究生涯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完成了对释比戏、花灯戏的剧本、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的研究,明确提出羌族戏剧包括两种剧种、多种表演形式的结论。其研究使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相互印证,是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羌族艺术》

赞誉过高,但说有“创新”是事实。

由笔者承担的“作为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的羌戏研究”,是2017年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为17YJA850004,也是迄今首个专项研究羌戏的课题,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形成。

此前出版的集体性著作《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2012)、《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羌族艺术》(2021)中的羌戏篇章,均由笔者撰写。

如果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参与《四川傩戏志》编纂工作算起,笔者对羌戏的关注和追踪已有20多年了。眼下这本羌戏研究专著,凝聚着笔者多年戏的心得。

本书出版并不意味着笔者对羌戏的考察到此为止,羌戏研究可拓展的空间还宽阔,羌戏的活态存在也决定了笔者会继续关注下去,同时也期待有更多研究者加入。

《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

实话实说,笔者做的中国羌戏研究这课题,感兴趣者少,学界关注也很有限,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冷门绝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能对此课题伸出援助之手,这是让笔者心存感激的。

感谢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支持!

2022年9月于锦城西淡然居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

李祥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民间小戏”编纂出版专家组成员、《中国俗文化研究》编委、《神话研究集刊》编委,又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1JJG750010)、国家文化艺术智库项目(编号:17ZK10)首席专家,历年来治学涉及戏剧学与文艺美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在海内外发表过学术论文逾百篇,个人学术著作有《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2022)、《神话·民俗·性别·美学——中国文化的多面考察与深层识读》(2015)、《女娲神话及信仰的考察和研究》(2018)、《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2018)、《中国戏曲的多维审视和当代思考》(2010)、《戏曲文化中的性别研究和原型分析》(2006)、《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顾恺之》(2004)、《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齐白石》(2003)等十多种。

李祥林:蒲松龄笔下的“动物戏”

新书推介|赵晓寰:《插图本中国戏剧史:经由傩戏与目连戏展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